《庄子·齐物论》:“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王叔岷先生说,西汉以前都没有这样的句法。这句话原文应该是:“是唯无作,万窍怒呺。”郭象注:“言风唯无作,作则万窍皆怒动而为声也。”后人根据郭象的注,在“万窍怒呺”上加了“作则”二字。
王先生并举出《庄子》本书中的两个例证:
其一是《人间世》:“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与此文句法同。郭注:“汝唯有寂然不言耳,言则王公必乘人以君人之势而角其捷辩以拒谏饰非也。”以言诂诏,于“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上增“言则”二字以释之。
其一《知北游》:“汝唯莫必,无乎逃物。”亦与此文句法同。古音无如莫,“唯莫”犹“唯无”,谓“汝唯无必,必则无乎逃物”也。
若非博极先秦典籍,岂能精熟如此?这种硬功夫,就绝不是靠什么数据库的全文检索所能做到的。
对于数据库的全文检索,先师陆林先生有一段话十分令人警醒:“关于全文检索,想说的是:我庆幸在本课题资料尚未基本收集齐全时没有这类工具,我庆幸在最后合成阶段有了此类工具。至于今后如何从事史实研究或文献考证,希望不要应了那句耳熟的古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更希望不要应了那句耸听的今言:‘基本古籍库问世从此无考证’(或曰‘雕龙数据库出而雕龙术亡’)。如果应了,责任绝不在任何古籍库(输入错误除外)。之所以这样说,不是害怕这类数据库的使用会取代文献实证研究的存在价值,而是担心后人会以为考据就是将某词输入其中检索一下那么简单。没有练就狙击手的能力,哪怕手持英国L96A1狙击步枪,也未必能击中笨熊,更别说是飞雀了。”(《金圣叹史实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P24)
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中科医院专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