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硕考研

序言

转自王道论坛原作者08doudou,无改动,

各位观看本帖的考研儿们,恭喜你们也走上了考研这条不归路,说实在的,这条路真的不是很容易的,特别是想考取高校的孩子们,更是要倾注全部的心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算是为了帮助你们实现梦想吧,我在此也想给想考取计算机专业的考生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希望能对你们有参考价值。在我写这个帖子不久前,我接到了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的拟录取通知,也算是不枉我一年来的努力了。从16年3月到今年3月,真的,几乎把全部的生活都投入到了考研这件事情当中,这期间有我父母,同学的支持,也在此谢谢他们。在此,我想把我所有的考研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想的,都告诉你们。你们可以挑选需要的内容观看。

01

为什么考研?

这个内容说实在的,很重要,首先,我希望想要考研的同学一定要想清楚这件事情。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未来一年或半年的时间里,没有人监督你学习,没有人强迫你,你的学习的动力完全来自于你自己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不会否认某些同学会想上研究生想混个文凭,或者是想再读三年书再工作,这些想法没什么错,我考研的目的也多多少少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是,我建议大家最好想远一点,因为如果你不是真正喜欢这个专业的话,你在复习阶段是不会有任何动力的。因为中山大学考研专业课考的是计算机基础综合,总共涵盖四门科目,分别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这门考试被称为计算机专业考研最难的专业课,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学校的考研专业课都是要么不考这四门科目当中的,要么只考几门。而且这个科目不光考的范围广,考察的知识点还比较细碎,如果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或者不是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的同学,是很难学习下去的。即使是我,本科阶段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计算机专业也很感兴趣,考这门课依然觉得难度很大,难度大在每次做王道的模拟题时,总会发现自己有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到了考场上依然有这样的感觉。我承认我学艺不精,但是我有这样的感觉,也不敢说你们不会有。所以要想考计算机专业,或者是其他专业,最好要对这个专业确实感兴趣,假如你不感兴趣,你想想,将来你考上了研究生,你所从事的研究都与这个专业有关,但时候你能保证坚持下来吗?考研过程当中,有很多同学会放弃,其中有大部分同学都是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才放弃的,所以身为过来人吧,也想提醒大家尽量想清楚这个问题吧,读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很有可能你这一生都要与这个专业有关了。我个人觉得我是想清楚了这个问题的,我比较喜欢软件编程,自认为对于考试这种东西还算应付的过来,将来参加工作,也想多从事计算机专业有关的工作。所以我才下定决心读研。

01

选学校,学硕还是专硕?

尽管大家进来了,但是我还是想多说几句关于选学校的事情。选学校无非就是看两点,看学校,看己身。看学校需要看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好不好,别的学长学姐对这个学校的专业评价怎么样,至于怎么找学长学姐,这个方法就多了,可以上与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有关的贴吧,可以找考研帮,也可以找身边有关系的同学介绍一下关系。总之,各种各样的途径,都可以为你所用。这就是所谓的考研信息战。第二,看己身,所谓看己身,就是看自己的水平能不能考上这所学校这个专业,怎么看呢?首先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对于公共课有没有太大的把握,你需要先去研招网上搜索这所学校这个专业考什么科目,然后才能确定自己在这些科目上的把握。其次,要去看这个专业往年考录比,就是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如何,如果报的人多,录得人少,你就要特别警惕了,这意味着这个专业竞争压力非常大,你需要做好思想准备再去考。这就是选学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至于学硕专硕,其实大体的区别就是学硕在考试方面比专硕要难,一般情况下,学硕会考英语一、数学一,专硕会考数学二、英语二,至于英语数学一和二的区别,我待会再提。不过这不是绝对的,你需要看研招网的具体信息才可以确定到底考什么。这是考试方面的区别。录取的时候,一般专硕录取人数较多,学硕人少,专硕复试线底,学硕分数线高。研究生方面的区别,学硕一般3年制,专硕2年。学硕奖学金高,学费低,专硕相反。当然,专硕学硕毕业后是同等待遇的,不会有用人单位知道你是专硕后就低看你一眼。大体就是这么个区别。当然我以上所说的一切都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要根据官方的具体信息来看。总的一句话呢,就是专硕一般比学硕要容易,就这么简单。

01

初复试经验,简直不能再具体了

初试

在介绍我的初试经历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说一下我的初试成绩,也算是给考取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考生一个参考吧:政治:75英语一:74数学一: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我的总分是,初试排名第五,中山大学17年计算机学硕的分数线是,最终录取的12名考生中,初试成绩最低的是分,其中,初试成绩排名前12的考生有10人被录取,被逆袭的两名考生中其中有一位排名比较靠后,另一位我大概知道他的情况,他是我们学硕面试第一个进去的,(今年的面试顺序并非完全按照初试排名)最后的面试分数也不算特别高,所以应该还是有点紧张吧,这位同学很可惜。被录取的12名考生中,上分的全部被录取,上分的有一位被逆袭。我说这些不是想让大家去猜我说的是谁,而是想给大家一个参考,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只要大家初试努力发挥,复试如果中规中矩的话,被录取的希望还是很大的。虽然初试发挥的不好,复试的确还有机会,但是你确定你一定干的过初试排名前面的考生吗?别人考得高,也不一定是吃干饭的,所以初试成绩还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今年的题目相对简单(尽管还是这么难),所以分数线高也是理算应当的。这是今年的,但是去年题目比较难,按照去年的难度,考到分就算比较稳的了,今年分老实说都不是很稳,所以不同年份还是要具体分析吧。考研政治主要考这几门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修,时政。五大考点,政治试卷是这么分布的,分,16道单选,一题一分,17道多选,一题2分,后面有5道分析题,每题10分。考研政治,我跟大家讲,大家最好报一个辅导班。这个不是在坑大家,因为即使你能搞定其他四门,唯有一门你无论如何靠自己也是很难搞定的,那就是时事政治。时事政治的考点需要老师给你归纳总结,不是你靠整天看看新闻就能考好的那种。况且,其他四门课,尤其是马原,靠你自己,也是很难去理解的。有的同学很奇怪,说政治不就是背么,为什么说要理解,太麻烦了吧。就是这么麻烦,至少马原就是这么麻烦,马原中的原理是需要在考研试卷中理解应用的,而不仅仅是你知道了这个原理就能做对题目,所以我奉劝大家尽量在自己就近的地方找到考研辅导班,或者找到一些网课也可以。政治的考研参考书,其实我用的辅导班发的资料多一些,大家可以参考考研届比较出名的肖秀荣和蒋中挺的复习全书,虽然内容很多,但是如果是初期复习的话,还是值得去把握一下整体的知识脉络的。对于中后期,其实我也比较头疼,以前的学长有推荐肖秀荣最后四套卷,8套卷等等,或者风中劲草这本书的,但是以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来看,我并没有用肖秀荣的冲刺卷,我用的是我报的辅导班老师余峰老师的押题卷和知识点总结。余峰老师是一位考研届比较负责任的老师了,大家可以去“跟谁学”网站上了解一下这位老师。至于风中劲草,虽然劲草也还不错,不过我没有用好这本书。首先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比较晚,一般9月份才出版,其次,劲草里面知识点题目太细太杂,没有抓住重点,虽然我也有每天做一定量的题目,但是最后还是没有做完。我怕推荐这本书耽误大家的复习时间,所以也不太想明着给大家推荐,当然,觉得时间充足的同学也还是可以买买试试看。最好的办法是大家自己去寻找资源,这个时候就显示出辅导班的价值了。有的同学可能会奇怪,政治复习有这么复杂吗?我把政治所有的知识点都掌握不就完了吗?事实上,这是不太现实的。考研政治中有很多章节不是重点,如果盲目复习,会浪费掉你很多时间。大家一定要记住,你们复习的重点永远是在数学和专业课上,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这两门课占了分。对于不考数学的同学来说,那就是专业课占分了,那就更重要了。这个时候,依然能够体现出辅导班的价值,那就是帮你抓住重点,你们是没有空花大量的时间去掌握所有的知识点的。我的政治大概是从5月份开始复习的,那个时候也陆陆续续上了一些辅导班开设的政治基础班,5月我买了一本考研大纲解析,是教育部考试中心16年出版的,也算是想大概先看看。这本考研届俗称的政治红宝书,其实我也只看完了马原部分,看完的时候刚好要上暑期强化班了,上完之后大概到了8月份,我开始每天复习一点辅导班发的资料,大概有了一点基础。9、10、11月份集中做风中劲草,当然这段时间我在政治上花的时间比较少,主要去看专业课去了。看到11月份的时候还是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所以就上了余峰老师的跟谁学的网课,拿到了一些背诵版的资料,也算是巩固了基础,随后也做了余峰老师的最后四套卷,就这样就上考场了。说实话,余峰老师今年压中的题目不算多,但是,余峰老师总结的知识点在最后时刻我觉得让我学到的东西比之前半年学到的都多,这就是我跟大家推荐这位老师的原因。当然,是不是真的,还是要大家自己评判。英语的话,我觉得大多数同学基础应该都会比我好吧,我当时六级还没过,所以一开始我是买了新东方考研英语的乱序词汇来背的,其实我也不知道到底背了几遍,总之最后背到了看考研真题并不吃力的地步我就停了下来。前期我主要是背单词。6月份考完6级之后我开始看考研的同源外刊和考研真题。这个工作主要是在暑假做的。参考书大家可以去买张剑的和何凯文老师的,大家百度上一搜就能搜到。暑假我把考研阅读理解真题看完了,后期其实我没怎么再把精力放在英语上。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看真题的遍数。数学,我也是主要跟着辅导班的进程来学习的。前期看了一下课本,课后习题我也没怎么做,其实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做课后习题,我自认为我大一打的基础还是不错的,所以我没有做课后习题。数学的参考书大家可以参考汤家凤老师的还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或者张宇老师的。我身边的研友用这个用的都比较多,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做辅导班老师发的习题册上,也就是到11月份我才买了本张宇的0题来做,但也做了一半,没有做完。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也不用死脑筋,要分清主次,可以把复习时间分配给最需要的科目。这里我主要说一下数学一和数学二的区别,当然,个别经济管理类的同学可能会考数学三,我也一并说了吧。数学一和数学三都要考高数线代和概率统计,数学二要考的是高数和线代,数学二的考试内容我就不详细说了吧,同学们可以自己网上百度一下,数学三等于数学二+概率统计+无穷级数,数学一等于数学三+高数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积分学,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数学三中的弹性系数数一不考,数二中的与物理有关的知识点数三都不要,这个,大家具体可以网上百度一下,我就不细说了。数学试卷有8道选择题,一共32分,数二的同学是6道高数,2道线代,数一和数三的同学是4道高数,2道线代,2道概率,填空题6道,依然是每题4分,同样,数二同学5道高数,1道线代,数一和数三的同学是4道高数,1道线代,1道概率。大题一共9道,每题大概10分(有的题目11分)。数二同学高数7道,线代两道,数一和数三的同学5道高数,2道线代,2道概率。这是大概的题型分布。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区别,在说之前,给大家介绍一下英语试卷的题型分布。英语试卷一上来先是一道完形填空题目,这种类型的题目说实在的,没有老师推荐我们去练习,因为难度太大了。所以很多我的学长,我的师兄,甚至是有的老师都会推荐我们说放弃这道题目,也就是说选答案的时候全选A或B或C或D,但事实上我个人并不推荐这么做,因为我是河南人,我们河南高考英语是考完形填空的,所以说我个人对于完形填空并不陌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我个人觉得近几年的完形填空并不是很难。当然,是不是真的难,大家见仁见智,最明智的方法是做卷子的时候看一下英语完形填空,感觉比较简单的话就认真做,感觉难就放弃吧(但放弃不是说不写哦!)。完型占10分,接下来英语会出四道阅读理解,每篇5道题,每题两分,一共40分。这一块不用我多说,很重要,大家要认真做。接下来是新题型和翻译,各占10分(英语一是这样,英语二是翻译占了15分,多抢了谁的5分呢?大作文的,稍后我会提到)翻译就是给一篇文章,文章中划出5个句子,然后每个句子翻译一下。新题型,这个变数就多了,新题型新题型,这种题型本身就不是固定的,一般来说会有段落排序题,7选5题,段落小标题选择等等(英语一和英语二新题型的范围也不大一样,具体大家可以上网了解一下)。这个题型是英语里面最简单的题型,大家要争取拿满分。最后是小作文和大作文,小作文10分,字数在字左右,大作文20分(英语二15分),大概字左右吧,这个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小作文每年雷打不动的是考查信件的书写格式,这种题型大家每个人在考试之前都应该背模板,这个信件的格式很重要,而且不同的信件比如说感谢信,告示,邀请信,建议信,辞职信等等格式还不太一样。我明确提醒大家格式不正确是要扣分的,模板网上很多,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位老师叫做尤霖,很风趣幽默的一位老师,是中科大的博士后,大家可以在尤霖老师的微博上找到小作文的模板。大作文每年英语一也是雷打不动的考查漫画,大体就是描述漫画,说一下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信息,然后你自己的想法等。这个漫画究竟该怎么写,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各位英语比较好的大侠们见仁见智。英语二每年也是雷打不动考查图表,有时候给你一个饼图,有时候是折线图,有时候是表格,大体就是让我们描述一下表格的内容,说明一下表格反应的信息,然后谈一下你自己的认识等等。英语大概就是这样,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区别我也挂在里面了,其他细小的区别没有注意到的还请大家见谅。专业课方面,我用的是王道系列的考研复习单科书,我是9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的,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讲你可能需要早一点。刚开始大家可能还是尽量去看课本比较好,后期沿着单科书的复习脉络一点一点看,也不是多难复习。我就是这么复习过来的,基本上半个月一本单科书,消化的还是很快的。同样,掌握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这一点不要学我,尽量要花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吃透一门科目,虽然有重点,但更重要的是细节,全面多次和反复就是的复习方法。考试有40道选择题,每题两分,选择题很重要,我也不说什么大话了,大家争取错误率在10道以内,否则的话是很难考高分的。后面大题一共70分,7道大题,分别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各2道,计算机网络1道。数据结构第一道大题每年雷打不动是一道编程题,14年以前这道编程题只考线性表和链表,如果使用最优算法解出那么会得到满分,如果暴力求解,拿到将近10分应该也没有问题。这道题目是15分,如果大家编程能力不是很强,可以考虑暴力求解,先拿到大部分分数再说,不要斤斤计较。而14年、今年考查了二叉树,这个考查可能会成为今后编程题命题的趋势,大家要引起重视,但是图算法就算了,大概了解一下就好了,要真是以后出图算法,估计会让一批人兵败滑铁卢。而且今后的命题趋势越来越综合,今年达到了顶峰,我记得非常清楚,今年的第43题考查的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的IEEE标准的细节,44题使用了43题的部分题干,考查的是给出一些汇编指令在内存中的形态,(这些指令与43题相关)然后根据那个图出了一些题目比如判断这个指令集是RISC还是CISC等等。45题考查操作系统,这次我以为他总该单独出题了吧,他偏不,他竟然还跟44题挂钩,45考查操作系统中的内存管理,涉及到了二级页表的内容。46题考查信号量的使用,操作系统喜欢考查信号量,但是有些年份是不考查的,但是大家还是要把这一部分作为重点去练习。最后一道网络题,今年考查的是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机制,我有一位考上交大的朋友就死在这个题上了,他一直以为网络会考网络层之类的东西,他万万没想到会考数据链路层。这说明了专业课的复习一定要做到全面多次和反复,不能轻视细节,不然的话会很惨的哦!我是16年3月份正式拉开我的考研大幕的,一开始正如我上面所说,大概看看课本,上上考研基础辅导班(大家也可以去找一些网课,或者自学),背背单词,也没干什么其他事情,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了考六级的时候。六级考过之后我开始进行更全面的复习(当然这个时候还没复习专业课)。看一看马原,做考研真题阅读理解和看同源外刊(我的资料全是辅导班发的),数学开始大一轮复习。其实我在复习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同学经常问到我,问我数学大一轮过完了没,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很懵逼,我不知道所谓他们的一轮复习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我也不想给大家设置标准。有的同学把看完大一教材一遍作为大一轮,有的同学把做完李永乐全书作为大一轮,大家见仁见智。我自己是这么复习的,我先把辅导班老师课堂上讲解的数学真题消化掉,然后从头到尾把留下的思考题做完,虽然每个单元留下的不多,但是总的加起来量还是很大的。第二轮复习我把辅导班老师发的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从头到尾做了一遍,做完的时候差不多都到11月份了,这个时候我默默地买了一本张宇老师的0题,想提升一下自己做题的熟练度,我原本是立下了雄心壮志的,我准备一天40题,一个月做完这本书,现实证明我太天真了,哪有那么多时间?后期我连每天20题都不能保证,为什么呢?因为我要保证我的专业课和政治英语的复习进度,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要是我当初死脑筋的话,非要把那本书做完,估计其他科目上我会栽跟头。说到这里也想提醒大家复习的时候尽量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要因为别人不复习了,你就不复习,别人做李永乐全书,你没做,你就觉得你考不上,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我全程没做过李永乐,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啃我辅导班老师的资料,当然是谁我就不说了,也不算很出名。我就是想告诉大家,别人怎么复习,你可以参考,但不要走火入魔。我个人复习基本上没有买大部分考研同学使用的书籍,比如说张宇18讲,李永乐全书,肖秀荣和蒋中挺的书和押题卷,我都没有买,但是最后分数也还是可以的,也不是我聪明,我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我身边已有的资料罢了。所以大家尽量找到自己的复习节奏。之后的7月份我沉浸在辅导班的课程中,一边听课,一边消化。8月份整理在不上课的时候恢复自己的复习节奏,跟我7月初的节奏差不多,只不过这个时候我的政治复习就使用了辅导班的精华资料罢了,复习时间大大节省了下来。9月份我的数学大一轮基本结束,开始二轮复习,英语阅读也做的差不多了,暂时放了下来,政治每天抽出一个小时随便看点东西,剩下的大头时间交给了恐怖的专业课。其实早该复习了,只不过我对自己的掌握情况还算是有数,所以才这么晚开始复习,一直到11月中旬,复习完毕,开始第二轮复习,又从头到尾过了一遍,差不多就到12月中旬了,期间做了风中劲草,但是连一半都没做完就放弃了,感觉抓不住重点,英语这段时间一直处于荒废状态。最后做了最后8套卷,英语真题也再熟悉了一下,政治做了余峰老师的最后4套卷,数学做了辅导班老师出的2套模拟题(题目难度大于考研难度),差不多就上考场了。第一场政治我感觉时间很紧,但是网上很多人说政治时间很宽裕,我竟然还真信了。所以刚开始做的时候竟然还不是很着急,后面发现半个小时才啃了一道题,才提醒自己要加快速度,今年的热门话题工匠精神,红军长征,G20都考到了,今年要开19大,各位同学要注意一下这个热点。英语我的做题顺序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小作文,用了25分钟,大作文用了30分钟,紧接着去写阅读理解,用了1个小时左右啃完了4道题,接下来半个小时多一点用在了翻译和新题型上面(原本我以为翻译用时应该不会很多,但是却花了我20多分钟,基本快5分钟一个句子了,倒是新题型我很快就做完了),最后还剩下20多分钟,我去做完形去了,感觉今年的完型也不难,15分钟就做完了。这是我的做题顺序,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建议大家把作文排在最前面写,把完型排在最后面写,我身边有很多研友有这样的惨痛经历,前面完型阅读做的太认真了,最后没有时间写作文。作文毕竟还算是得分的大头,大家还是要引起重视。数学我就不多说了,从头写到尾,还算很顺,最后一道题出了一点小差错,不是很能写出来,但是这个题不会也还算是在我的容忍范围之内的。考试有点苦逼,选择题上来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问我1+2+3+...加到和超过n,时间复杂度是多少,还好我稳住,填了根号n,但是这个题毕竟还简单,下面有的题目的逻辑思维过程我连见都没见过,更过分的是有一道题,问我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是什么,这些所谓的地址一地址二在图上连标都没标,写你妹啊!胡乱填了一个就继续。大题我最后写的编程题,另一道数据结构的题目是考最小生成树的,很简单,接下来我之前提到过,连续三道题的噩梦,刚开始做43题的时候我还有点慌,不过最后我还是稳住把这道题分析完了,紧接着看到44题与43题相关的时候吓了一身冷汗,还好刚刚自己稳住把那道题做完了,要不然之后就糟了。之后信号量和网络的题也顺风顺水,编程题我脑袋有点蒙,考的是表达式求值,利用二叉树来表示表达式。表达式中括号为什么加为什么不加我没有搞清楚,最后写了一个中序遍历就完事交卷了。考完之后跟同学打了个台球,也算是给自己这一年的复习暂时画上了一个小句号,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

复试

跟大家说一下我的复试经历。其实早在寒假早期我就开始慢慢看离散,只不过看的比较慢,没事的时候还会瞄两眼计算机英语,这个状态持续到了2月15号,也就是出成绩的那一天,得知自己是第五名是也着实高兴了一番,第二天就开始集中精力复习离散。大概复习到了3月10号结束。(期间我每天都会看一点计算机英语,尽管最后也没什么卵用)之后的10多天的时间里,我集中时间看专业课,软件工程、数据库、人工智能、以前学过的java里的经典的公司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等等。今年中山大学计算机学硕统考招的人数与往年相比要少,更要命的是今年竟然有42个人入围了复试,而最终只要12个人,竞争压力可谓相当之大。我是3月21号来到广州大学城校区的,22号大概看看了一下校区,23号报到,24号上午开始笔试。笔试的题目我大概回忆一下:离散数学:1.小明跟全班所有人都在网上聊过天类似这样的命题有3个,用谓词逻辑表示出来,题目有提前给你谓词,你直接使用即可,不用自己假设。2.考查一阶逻辑的推理原题我记不清了,大概把屈婉玲那本离散书第五章课后习题做一下问题不大。3.考查包含排斥原理类似于让你求0中能被5或7整除的数字有多少,能被5或7但不能被5和7同时整除的数字有多少,不能被5或7整除的数字有多少4.考查传递闭包①S?R,证明t(S)?t(R)②证明t(R)∪t(S)?t(R∪S),并举出t(R)∪t(S)=t(R∪S)的反例5.考查哈夫曼树,组建最优二叉树,这个看看书很容易的C语言前两道题是程序结果输出,很简单的。第三题是找出错误,有五处。第四题程序填空,也不难。第五题编程大题,20分,大概是要你从文件中读取学生姓名和对应成绩,按照学生成绩高低建立链表,然后将学生信息按照成绩大小输出到另外一个文件中。中山大学今年第一年组织了机试,今年机试不算分数,但会作为面试的参考资料。机试可以选择java和C++语言,C语言也包含在C++中了。我今年机试表现得不好,10道题0分只拿到了分,主要是我分配时间出现了问题。今年加入机试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明年说不定就会成为正式考试内容。机试题目还算考查的比较基础,个别题目有难度。我大概回忆一下:1.计算税率,题目给出了工资salary和保险insurance,根据工资加保险的大小范围不同,所缴纳的税率不同,根据题目要求输出需要交纳的税率2.中国象棋之马:这个题坑了我一个小时,大致说的是一个8*8的方阵里面,用户随意输入1到64中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中国象棋中马的初始位置,大家都知道马只能走日字,请设计一个算法,给出一个路径,这个路径描述出马走遍棋盘上所有点所经过的路径,而且并不重复。总之这个题我最后没做出来。3.输出螺旋数组,输出一个数字n,输出n阶螺旋数组。所谓螺旋就是指下面我举得这个例子123431451这就是一个4阶螺旋数组4.括号匹配,就是数据结构中的内容,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次只不过要你编程实现5.已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输出后序遍历的序列6.请判断所给序列是不是堆,如果是,请输出是大顶堆还是小顶堆其他师兄也帮我补充了一些题目,我在此贴上来:7.考查拓扑排序,给几组数据,比如给13,表示3必须排在1后边,大概这个意思吧,然后给出一个序列,问这个序列是否构成拓扑排序。8.还有一个是,素数对,给一组数据,问其中互素的元素最多有多少。9.还有一个是给一个字符串,求出字符串中不同字符相差的最大距离。10.还有一道我不是很确定,应该是一个迷宫问题吧,就是用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搜索的那种,我不是很确定是不是这个。面试我们是25号上午花了3个小时进行机试,然后下午开始面试,我被排在了26号上午面试,25号下午我就待在数据院没有走,想问问面试出来的同学都被问了什么问题,结果收获很大,大家也可以参考。第二天直到该我面试之前,我都准备了软件工程、数据库、所有课程、人工智能(主要我想从事这个研究方向,所以重点看了一下,大家可以不必在意这个科目)的关键经常被问到的知识点,然后到我了。进去之前师兄先让我签了个名,然后让我抽了一段英文,进去之后按了个指纹,然后我紧接着给老师鞠了一个躬,说了一声各位老师好,然后坐了下来说了我的英文编号,然后开始阅读,阅读还凑活,我昨天就知道有的同学抽到的是强化学习(reforcementlearning)的英文段子,今天我抽到的也是这个,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还是有很多生词我不知道,最后还是磕磕巴巴翻译完了。这个翻译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大家不用担心。翻译完之后有个老师问了一下我一个单词是什么意思,我不太确定,就大概说了一个,老师也不置可否。之后开始问我专业问题。我正对面的一个老教授先发问了:“那个,你应该学过数据库这门课程吧!”“啊,是的,老师我有学过。”“那你能不能说一下数据库的优化查询机制是什么?”“额,老师,我觉得优化查询应该可以建立索引把........”然后我大概说了一点。“那个,其实我说的是sql语句的优化查询方式,你了解不了解?”说真的,我都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就是......那个数据库表的......”"这个数据库表已经创建好了,我现在问你sql语句的优化查询方式。"知道这里我才明白老师在说什么,然后我就坦白说我不知道。(其实我之后想了一下,当时要是冷静下来可以去说一下sql语句查询时可以先查询到自己需要信息的最小范围,不要用笛卡尔积进行表与表之间的连接,这样或许查询效率会高一点。)接下来老师继续问。“你应该学过操作系统这门课吧!”“是的,老师。”“那你应该有听说过银行家算法把,你觉得银行家算法为什么可以不产生死锁?”这个问题比价简单,我简单回答了一下,然后老师继续问“那你觉得银行家算法打破了产生死锁的哪一个条件呢?”坏了,这个我还真没想过,想了一会,老师先让我说死锁产生的4个条件,我说出来了,说完之后,我思考良久,蒙了一个请求和保持条件,旁边一个老师说,不是互斥条件么?那时候气氛就有点尴尬了。然后我就向老师说对不起,这个可能我没有想的那么深。紧接着左边有个老师问我说你有学过哪些编程语言,我说完之后旁边有个老师又问我那你知道C语言中的指针函数和函数指针吗?这个我真心没有了解的很清楚。然后老师又问:“那你觉得C和C++有哪些区别呢?”这儿我答上来了,我说主要是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区别。紧接着最左边的一位老师问我你有学过什么专业课,我说了一下。说完之后还是最开始我正对面的那位老教授问我图像和图形的区别,这个我也答上来了。最后,最右边的女老师问我离散中什么是双射函数,我说双射函数满足满射和单射两个条件,然后又解释了一下满射和单射是什么。然后老师又问,如果A集合是学生,B集合是学生的成绩,你觉得A到B是不是一个单射呢?我回答说不是,感觉如果两个同学成绩一样,就不算单射了。面试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我跟老师鞠躬说了一声谢谢老师,然后就离开了房间。出来后心里还是有点七上八下的,英文表现得不是很好,面试也一般,机试很差,虽然初试成绩还说得过去,但是今年招的人少,也保不住你就被逆袭了。在这之后的两天我都是在煎熬中度过,直到28号晚上彻底得知自己被录取,那个时候全身心都放松了下来,这一年的复习也就彻底告一段落了。其实我之所以能够被拟录取,很大程度上在于我的初试成绩和复试笔试成绩帮我了,专业英语和面试,我也不怕大家笑话,在被录取的12名考生中排名倒数第二,所以我觉得我的经验应该是无限接近于考研失败的经验,大家引以为戒就好。我自认为我自己的考研不算是一个特别刻苦的过程,因为我没有做到考研每天6、7点钟起床,我也没有做到考研全程没有玩游戏,看动漫,我更没有做到天天去图书馆,但是至少有一点我做到了,那就是在我想学习的时候我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而不去做其他事情。所以我相信以学弟学妹们的刻苦程度,一定会在很多方面都超过我,也祝愿你们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

最后再次感谢原作者的贡献(已征得本人同意转载)!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cqg58.com/pxxx/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