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掌握沟通公式,避免“开口即跪”》这篇中有提到过,我们都无法想象自己过去在没有知识储备情况下对一些事情的想法。作为Teamleader有些时候就像这种情况,因为经验、专业、格局高度等看到的和团队的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很容易误以为其他人也都知道相关信息,最终出现知识的诅咒。在知识的诅咒下,信息传递管理者是在无意识状态中的发生了折损,如果放大到一个超大型项目或者到一个企业中,这就是我们战略执行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原因。2.管理者的傲慢“不是都在说用目标管理团队么?目标清晰不就好了么,作为研发、测试等执行层有必要知道那么多么?”“商业那些层面,他们不懂,沟通起来成本太高。”“执行层有时候也未必关心这些吧?”在“VUCA时代”(复杂多变的环境),尽管大家都在努力提升自己,但管理的思维依然是层次不齐的。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下的管理,大多是搬照过去传统行业的管理方式,即“泰勒时代”下认为:管理者是用充分知识的人,对流程、技术等是最专业的人,而执行者只是一个类似机械一样的可估算的劳动力。简单来说,过去管理2.0的一些潜意识思维就是认为:执行者是笨蛋,不需要太多的的信息,他们也不关心。所以即便没有明面上来说,但在无形中就出现了管理者的傲慢。而管理者对下傲慢,必然对上谄媚,这样会产生一个非常恶劣的氛围,对整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严重的伤害。那么从管理的角度,作为执行层,是否需要了解一个项目、产品的背景、价值、意义呢?答案是:需要!那么项目目标的可视化远远不是简单的挂一个横幅、每天喊几句口号,就算可视化了。在《支付战争》一书中,PayPal这家公司,他们在墙上挂了一个数字表,前面写着“统治世界指数”,而后面的数字就是他们的用户量,数据连接着数据库,每新增注册一个用户,数字就加一。看上去就是简单的把KPI目标可视化在了墙上,但事实上,PayPal是把“颠覆世界金融支付体系”作为愿景,这个愿景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数字支付”。当时的创始人总是一遍一遍地重复这个愿景的意义。彼得·蒂尔:“我们做的是大项目。PayPal的需求非常巨大,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钱—他们要得到报酬、要贸易、要生活。纸币是一种古老的技术,支付不便,你可能碰巧手头拮据,可能把它们磨破了,也可能丢失或被人偷走。在21世纪,人们需要一种更方便、更安全的货币形式,只要有一台掌上电脑或是网络连接,就可以从任何地方获取。”再有如文章开头所说,马岩松先生看似只是简单的一遍一遍展示设计效果,但这背后有着无数的说明和非常多的流程做支持,而最终呈现的结果只是一个可视化的简单目标。总的来说,好的可视化目标是:大家理解并且一致认可,在大家肉眼可见的地方出现,同时所有人会为之兴奋的一种状态。三、可视化的工作流程前面说的很多都是在理论、意识层面的问题,那么可视化在工作中除了工位设计还有哪些具体流程与实践呢?1.完整的立项会议在项目管理流程中完整的项目立项会议,是需要项目章程、商业论证等等。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未必每个项目都具备这样的条件,那么最基础能做到的可视化的至少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条件:基本的项目背景、当前内部外部环境、实际条件等项目目标的意义、商业价值\社会价值\用户价值、回报率等等明确的项目优先级,在这个企业环境中对项目优先级要有统一的认知、像国家的应急响应条件一样清晰的项目标准(DOD),包括完成、验收标准明确的里程碑、可以是明确的时间点、进度等明确的授权、包括基本的模块负责人、(这里的授权更多的是赋予权力而不是定责这样有助于激化内驱力)2.快速高效的例会在敏捷开发中,例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但无论是什么行业和管理模式,老西都推荐能一个类似的会议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目标统一和问题解决,所以会议其实用时很少,只要每个人回答以下3个问题即可:昨天完成了什么?今天要完成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协调、支持的外部问题,而不是讨论技术研发问题)?3.几个可视化的工具在日常项目管理的中确实有很多帮助可视化的工具,其本质都是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简化最直观、方便的一种呈现方式。这里老西举几个可以比较入门级的工具:甘特图在项目里程碑管理方面,比较通用的还是甘特图,能够比较直观和统一的对齐所有人的目标。甘特图制可以用笨的方式直接在表格里,也可以用工具Project来绘制。物理看板甘特图在日常任务管理方面,虽然有特别多在线协作工具,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有提过。但在多个小团队实践下来,老西还是比较推荐物理看板,对任务流转状态会更加直接。使用方式也简单,团队接受度高。燃尽图在效能管理上,老西想了很多最终从激活驱动力的角度还是推荐使用燃尽图、能够比较有效的让大家发现瓶颈和决定后续工作强度。四、可视化是一种思想其实全篇下来讲到一些项目管理中会用到的工具、流程,也讲到了团队管理中的一些基础包含信息透明化、组织扁平化等。它们中有一些和我们过去想象的可视化似乎关联度不大,但其实是可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视化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思想,这个思想在表象上是如何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让大家更快速的理解。所以如果学习一些了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基础的敏感度原则:文字数字形状颜色,对可视化的执行会更有帮助。正是因为可视化本质上是一种思想,是可以融入到所有的工作中,无论是团队管理、项目管理、还是产品设计、乃至于日常个人生活中。在实际场景中,可视化的思想可以直观的降低沟通成本,减少信息折损统一目标等,而这个思想的深处是一种管理意识,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能够在无形中帮助团队建立信任、提升凝聚、构建氛围的能力。总的来说,可视化其实不只是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项目、规避项目风险,其背后更重要的价值是为企业注入一个基因,让所有人都有真正的参与感,是在为一个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的心境。在这样的氛围下,团队凝聚力、人员的内驱力都将充分激发。从管理来说,我们做的远远不只是为了当下,更是为了长远的未来。本文由
西特张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