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数据库年度盘点

毫无疑问,数据库的专业化趋势变得愈加明显。这不但体现在专业的数据库类型适应专业的工作负载,还体现在专业的DBA提供专业的数据库服务上。

数据库的多样化

似乎在不久之前,业界还在争论到底是通用的数据库方向还是专业化的数据库方向代表未来。前者的典型案例就是Oracle,从一开始Oracle的路线就是AllinOne,即使收购了TimesTen,仍然坚持将其中的技术合并到Oracle中提供一个内存存储的选项。于是乎在Oracle最新版本中,内存选项成为了亮点。但是我们看到的明显的现象是什么呢?

CSDN的最新调查显示,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用户在其应用中混合采用了多种数据库解决方案。比如MongoDB和Redis获得了相当比例的用户。其实我觉得这个调查甚至没有反映更明显的趋势,因为它是按照用户数,而不是数据规模来的。相当比例的用户在分析型数据库领域采用了GreenPlum、Verica和Gbase8a等专业的MPP数据库,而因为用户群在调研范围外,所以未体现在调查报告之中。

除了关系数据库的两种主要形式:OLAP、OLTP,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四种主要形式:文档、健值对、图和列式,以及科学数据库中的矩阵式和生物数据库之外,年在数据库的类型上专业化的趋势得到了大力的延展。比如时间序列数据库异军突起。OpenTSDB、Blueflood、kairosDB、influxDB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嵌入到多个开源项目,其他一些数据库也开始考虑增强对时序数据的存储和访问能力,比如RapidDB。又比如支持全球分布式事务的数据库的发展。这得益于Google的论文提出了Spanner,一系列类似的数据库陆续被提出来。最近最火的当属TiDB,因为其创始人够牛、开源模式够帅。

毫无疑问,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专业的数据库支持专业的负载。这里负载既包括数据的存和取,也包括在数据库内的查询和处理逻辑。基因、地理信息、网络、视频、图像,不同负载的数据库(这里也许是广义的“数据”)会变得越加专业。

专业化分工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前提是这种专业化分工是可以达到规模效应的,这就引出了第二个看点。

数据库的云化

反思一下为什么数据库会出现专业化的潮流,或者说为什么在现在出现而不是十多年前。当年通用数据库是一个多么响亮的招牌,数个项目都与此相关。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随着软硬件和商业模式的发展,每一个专业化的数据库方向都有了足够规模,无论是“钱”上的规模还是“量”上的规模。

在CSDN软件开发者白皮书中,有一个调查非常有趣:“年数据库开发人员比去年大幅下降15%”。毫无疑问,数据库的使用量一定是增加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去哪儿了呢?如果有一份数据可以补充在这里,也许我们会发现,AWS和阿里的云数据库的用量增加,与这些减少,不过现在数据库本身在实现DBaaS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原生考虑了DBaaS的数据库系统目前只有Google系和阿里的OceanBase,其他无非是通过虚拟机或者容器的方式,实现一个数据库实例的快速安装和配置。真正要享受DBaaS带来的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必须是在数据库之上实现“虚拟化”,在数据库内部实现良好的多租户隔离、负载管理和计费等。在这方面现在大部分数据库都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如果数据库的趋势是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那么应用开发者如果保证不被Lockin,存储在云端数据库的数据是否还是自己的呢?这个问题,就要靠下一个趋势来解决。

数据库的开源化

回过头来看图1,其中开源数据库软件的已经超过闭源数据库软件了。开源作为软件业的一个趋势,更加证明了卖软件许可的商业模式是难以持续的,只有开源软件+专业化服务的模式才是王道。

而这种专业化服务,如果以本地安装服务的方式成本太高,难以为继,最理想的方式就是云服务模式。无论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公有云服务还是面向大型、超大型企业的私有云服务。

数据库软件本身的开源提供了信任,无论是国家之间的信任还是企业之间的信任。年,一款经典的、重型的MPP数据库——GreenPlum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开源之旅,从年初宣布此事,到第四季度正式将代码放到GitHub上为止,业界一直保持了持续的







































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cqg58.com/xxzl/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