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今天聊的话题本来只是Revit,写了点后发现,Revit这个软件需要协作认识和工程认识,所以冒着被骂的风险决定写点自己对BIM的认识,这跟讲Revit不同,BIM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阿木才刚刚入门。我知道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会有非常非常多的错误,所以阿木提前坦白,我是一个建筑学专业即将研三的学生,本文纯粹是个人观点,请各位原谅我的无知。
今日框架:
一.BIM的优势
二.BIM的软件
三.BIM的应用
四.BIM的团队
五.BIM的意义
BIM的优势你会问,不用BIM的技术不行吗?可以,totally!那为什么要用BIM呢?对于初学建筑设计的学生朋友来说,可能不太清楚:设计院是要分工的,有建筑,结构,机电(水暖电)。每个专业都要做自己分内的工作,然后大家合力完成一个建筑。那好,我举个例子来来阐释用BIM的一个原因:
假设这是年前,我约了ABCD四个朋友来我家聚餐,但是有个条件:每个人必须带一种做饭的工具过来,我们才能做饭。他们无法在到我家之前交流。A想了想,带了个锅,B想了想,带了个锅,C想了想,带了个锅,D想了想,也带了个锅。
每个人都是对的,但这顿饭根本没办法做。没办法,我只好请大家出门下馆子了,花了很多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在过程中对彼此情况不了解,所以对这顿饭没有控制力。
年后的今天,人类拥有了手机,ABCD四个人出门前就已经分配好了每个人要带的工具,很显然,在这顿饭开始做之前,已经排除了很多意外情况。
Revit等建模软件的意义就类似手机,而BIM则是这种提前沟通并改善的办事方式。因为有了手机,各方都了解其他参与方的情况,从而通过协商,在事情发生之前,提前预知结果并改变结果。实际上就加强了各方对工程的控制力。(有了BIM工具,沟通会更有效率)
上次听一个讲座,他说:资本论里讲,价值都是劳动产生的,那是扯淡。价值是人和人协作交换产生的。不会是我记错了吧。艾玛,表怪我。我问了个朋友,他说这也是扯淡的。但交换是有巨大意义的。交换如同消费,我国之所以特别依赖出口和基础建设,还不是因为消费不行嘛。。。
我上面举的例子,是解释BIM在多方协同时的优点,顺便说一句,他解决了空间冲突和时间冲突。所谓空间冲突,就是你设计的水管穿过了我设计的柱子。那什么是时间冲突呢?有很多种,比如,我的管线还没有放上去,你就把吊顶装好了。想想也是挺牛逼的,一堆管线在吊顶下面荡漾。。。(BIM是一种思维方式)
现在,我们再来回答开始的那两个问题:
1)要不要学BIM?我们想想看,只要ABCD都有了手机,就自然知道来我家之前先沟通一下。同理,只要大家都使用了BIM建模软件,BIM的思维方式就是水到渠成的,不存在学不学习BIM的问题。
2)是学习Revit还是ArchiCAD或是AECOSim呢?这个不取决与你。你想想上面这个例子,如果ABC都用手机沟通,D非要写信。那么,这个合作就是失败的。所以,选择哪一款建模软件,取决于协作的各方,而不是个人。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没有在过程中沟通,最后吃亏最明显的是业主。我本来说好了在家吃的,结果因为大家沟通不好,导致必须出去吃,我就要额外花钱。那BIM让谁不爽了呢?一个工程施工的时候,不停的出现返工和设计变更,导致业主一再增加预算,有一些人是靠设计变更与返工来挣钱的。虽说BIM让建筑工程变得清晰明亮,但是,要知道,有些动物只喜欢夜晚。
大家会问,为什么现在设计院推BIM也比较慢呢?还是这个例子,最开始,大家不用手机,哪怕沟通不好,我也会请大家去外面吃。现在你要我配手机,还要办卡,还要习惯出发前沟通一下。我变麻烦了,却没有多大好处。所以,国家现在政策上大力推BIM。国家鼓励的,一定是有不乐意的。不然哪需要鼓励,对不对?
二.BIM的软件1.Revit
阿木感觉,Revit是国内民用建筑领域里,最为常用的BIM建模软件。
大家在使用Revit的时候,一定不要当做建模软件来用。它跟SU的感觉截然不同。Revit的原理是组合,就像咱们玩的乐高积木一样。它的门、窗、墙、楼梯等都是组件,而建模的过程则是将这些组件拼成一个模型。所以,Revit对于容易分辨这些组件的建筑会很容易建模,但是,对于异形建筑而言,就会比较难。因为墙体和其他组件都不是常规的。所以组装起来比较麻烦。你说用乐高怎么组装成一出一串葡萄呢?对吧。
Revit这些组件是可以归类的,其实,所有的BIM类软件都有归类,但是Revit会多一个层级。比如,门可以分为1*0平开木门和*0平开铁门。按理说只有这两个层级。但是,Revit中分的层级是门=平开门=1*0平开木门和*0平开铁门。(门族)
门是一种类别,英文叫Category。
平开门是一种族,英文叫Family。
1*0平开木门是一种类型,英文名叫Symbol/Type。
项目里的每一个1*0平开木门都是一个实例,英文名叫FamilyInstance。
Revit里两个概念我解释一下:常规模型和体量。
常规模型是可以为了替代一些非常规的组件而存在的。比如古建墙上的雕饰是没有组件的。那么用常规模型就比较方便。你可以为常规模型设定类别。那么,在后续的明细表统计是,可以照样把常规模型计算进去。
体量是用来建筑体块的工具。看起来好像和常规模型差不多,本质差别很大,用体量建出来的块儿是虚无的,你必须把这个块的每个面赋予墙体(包括幕墙系统)或屋顶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正是因为有了常规模型和体量,才让Revit做异形建筑成为了可能。
(窗族)
Revit中,族的概念非常重要。如何做族是需要训练的。同样是做一个门族,不同的人做出来的效果会差别很大。尺寸的约束是否完整,参数设置是否合理,不冗杂也不过简。还有系统族、标准族(可载入族)和In-Place族(只在一个项目中存在)的区别,对于一个团队而言,Revit族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的影响了BIM工作的效率。所以有些人说“族”是BIM单位的重要竞争力,阿木也是认可的。所以,很多企业会给自己做的族进行加密处理。(泵族)
Revit有三个专业:建筑,结构,机电。我们建筑设计只需要使用建筑这个部分就好了。后面的部分还有很长,Revit我先介绍到这里。Revit的教程很多很多,不需要阿木啰嗦啦。
2.Revit插件
Revit插件非常多,根据专业和需求的不同而各有不同,而且,大型单位往往会定制自己的插件。这里介绍几款吧。
1)Dynamo
阿木用Dynamo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总觉得grasshopper没什么好玩的了,正巧班长跟我提到这个插件,就想研究Revit平台上的grasshopper。结果用着用着吧,发现两者确实非常不同。Dynamo的建模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但阿木作为建筑设计人员,总是过于白癜风该如何治疗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