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刘洋通讯员范文惠
12月20日,桓台县马桥镇姚郭村村民高女士准时打卡上班,她在村里从事环境卫生清理等工作。高女士今年45岁,患有肢体三级残废,属于生活困难群众。年,通过乡村公益岗位招聘,她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政府把我安排在家门口上岗就业,每月既有稳定收入,还可以照顾好一家老小,生活有了保障。”高女士说。
高女士是桓台县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受益人之一。年,桓台县聚焦高品质民生建设,大力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大规模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积极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长期失业人员,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出一条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沿河生态巡查员、文物巡查员、长者食堂岗、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员……在桓台县,从城区到乡村,总能看到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忙碌的身影。
桓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全县各辖区实际情况、民风民俗等因素,不断拓展岗位领域,因地制宜开发了41类个实用性岗位,其中根据起凤镇湖区特点,专门设置特色岗位,实现地域特色与民生底色相得益彰。“按需定员”“人岗相适”的背后,桓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为了摸清数据库,确保人岗相适,桓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在9个镇(街道)、个村(社区)开展全面摸排走访,精准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能力和岗位意愿,确保安置对象底子清、情况明,把最需要就业的困难群众安置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此外,为了推动人岗深度契合,桓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推出“录播课”岗前培训模式,全面开展“通用知识+专业技能”双培训,确保人员迅速满足岗位工作要求。制定《桓台县城乡公益性岗位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动态管理台账,做到人员岗位清、身份清、进出清。今年以来,按照安置一人、培训一人、上岗一人的要求,组织开展全员岗前培训共计17场次、课时。
桓台县切实履行好政府兜底安置就业职责,规范城乡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管理,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检查机制,让困难群体端稳就业饭碗,实现稳定增收,确保把公益岗办成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
截至目前,桓台县共帮扶安置困难群体上岗人,其中包括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人、农村残疾人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个,其中城镇公益岗上岗人、乡村公益岗上岗人,全年落实公益性岗位相关补贴.39万元。